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文学 >> 非遗微杂志
非遗微杂志
板头曲远近谈
时间:2016-10-30 浏览:167

板头曲远近谈

  时间:2016-8-4
文:李平军(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板头曲”是用筝、琵琶、三弦、杨琴等弦索演奏的器乐曲。这些乐曲在民间以工尺谱和艺人口传心授方式进行世代相传。“板头”一词见于《一素子琵琶谱》(乾隆二十七年抄本)“调八操板谱本调正音古传”中,三操《鱼嬉春水》注“顺带板头”,四操《龙凤飞舞》注“接补板头兼顺带板头”的两则注脚中。可知在1762年前这些“古调板谱”(六十八板曲)已被称作“板头”。
      板头曲的音乐结构(特点)基本上是由六十八板(即2/4拍六十八小节)或三十四板(即1/4拍,可反复)构成。这种六十八板、三十四板音乐结构的“板”,是指强拍,弱拍叫“眼”。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板”和“眼”的不同排列来表示不同的“板、眼”节拍的。“板”是击节乐器,有叫檀板(檀木作成)的,有叫手板的,南阳叫“匀板”、“牙子”。
      板头曲的板式结构分为一板一眼(2/4拍)、有板无眼(1/4拍)两种。但在演奏中还会出现另一种板式,圈内人士叫它“隔子板”,即是隔一板击一板,成一板三眼(跨2 /4拍的两个小节),隔子板一般适用于肃穆、抒情的曲子,对于心板(节奏感)较差的人,难度较大。
      板头曲与大调曲子(鼓子曲)
      曾经有人认为“板头曲与大调曲子是一回事”,还有“板头曲是来自鼓子曲”,这些认识应该是事出有因的。就南阳地区来说,既没有像北宋东京的“勾栏”、“瓦子”、“教坊”之类专一的弦索演奏场所,也没有专一听乐曲的堂会,更没有以营业为目的的板头曲的演奏班子。鼓子曲的主要伴奏乐器,邓州叫做“三弦、琵琶、筝外加小二嗡(软弓子京胡)”,这也和板头曲所使用的乐器相同(有的加入杨琴、月琴、坠胡等),掌握这些乐器的人大都会弹奏多少不等的板头曲。而板头曲的演奏活动往往是伴随着鼓子曲同时出现在同一场所。在鼓子曲的演唱中,板头曲一是作为曲友和听众的一种艺术欣赏,二是在鼓子曲演唱时或前或后或中之插曲,也起到了演唱和弦索之协调作用。
      板头曲早见于北宋(960-1125)距今已逾千年,而鼓子曲(大调曲子)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完善于清乾隆中叶,距今也只有近300年的历史。可见板头曲至少早于鼓子曲约700年。所以,我认为板头曲是我国传统弦索音乐中一个类别,它有着严格的音乐结构(六十八板),属单曲体、主题音乐。而鼓子曲则属“曲牌连缀体音乐”,它以明清俗曲为主,杂以清代之昆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中的一些牌子,以及元之北曲、宋时诸宫调,更有唐代佛曲如《莲花落》等。板头曲在鼓子曲演唱中,弦索是伴奏,而它的演奏则属于弦索音乐艺术鉴赏,所以我认为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伙伴关系,艺术上相得益彰。
      板头曲早见于北宋
      据史书记载,弦索音乐早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入中原。板头曲早见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当时,唐代宫廷燕乐南渡以后流入中原民间,鼓吹乐进入婚丧嫁娶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礼仪乐,弦索弹拨曲和民间俗曲相结合,经历代艺人口手相授一直在以北宋都城开封为中心的中原民间流传,艺人称之为中州古调。
在1956年的全国音乐周,有广东大浦枫朗筝师罗九香参加,所奏《昭君怨》、《单点头》、《蕉窗夜雨》、《靠山调》、《玉连环》等均为六十八板曲。据罗九香介绍说他的老师张为祚说过这些曲目是宋朝时祖先南迁(时指靖康之难),由京师艺人带到广东的。“中州古调”客家人世代相传。由此可见,板头曲(六十八板曲)在北宋时期已广泛流传。
      清至民国年间的板头曲
      清至民国年间,在豫南的遂平、泌阳、汝南、平舆、西平、周口以及叶县、舞阳等县、区,板头曲的流行比较广泛。
      清代开封作为河南的首府,板头曲演奏活动仍十分普遍。《中国音乐史鉴》168页之四“器乐”中记载有:清嘉庆时麟庆(1791-1846)撰、江春泉等绘《鸿雪姻缘图》二册,有“开封同春园听筝图”记《美女思情》、《平沙落雁》、《万里封侯》、《状元及第》曲名,所绘三伴乐器为扬琴、筝、琵琶。图中所演奏的4支曲子,除《万里封侯》外,其余至今仍保留在“河南板头曲”中,图中所使用的琵琶、筝、扬琴乐器,而今既是“板头曲”演奏乐器,又是“鼓子曲”的伴奏乐器。
      板头曲在豫南的代表人物之一,遂平魏子献(1875—1936),善琵琶、筝。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在北京道德会教授十三弦筝,曲目以板头曲《天下大同》、《流水》、《关睢》、《平沙落雁》、《百鸟朝凤》等为主。其弟子娄树华于1935年随中国旅行团赴欧洲介绍筝义,把《天下大同》、《关睢》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已故的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授曹正是其第三代传人。
      泌阳板头曲代表人物王省吾(1904—1968),善古筝、三弦、琵琶。1956年聘请到郑州艺术学院教授古筝、三弦,后随该校并入开封师范学院。他流传的板头曲目有《花流水》、《渔夫乐》、《盼夫归》、《狮子滚绣球》等37首,并珍藏有弦索大曲《劈破玉》一首。
      豫北的曲子传唱曾被人称为“中州古调”。民国9年箕城(今郾城县)王黄石辑录的《中华俗曲新编》第一集由开封河南印制局印制出版发行,此曲集现藏河南图书馆。另外有一油印版本(16开本),题名就是《中华俗乐中州古调》,也是王黄石辑录,应是他在豫北汲县师范时所编印,全为大字工尺谱,收录曲子50余首,如器乐曲《山坡羊》、《夺筝》、《思秋》、《水仙》等。(见《河南曲艺史》)。可以说流行在豫北一带的“中州古调”所含一是鼓子曲,二是板头曲。还有豫东北濮阳、商丘,这一时期亦有大调曲子和板头曲的演奏活动。
     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河南卷》中,收集了河南板头曲《高山流水》、《天下大同》等118首。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南阳资料卷》中收集的南阳板头曲为55首,还有很多没有收录成佚,在民间自生自灭。直到民国初年,曾在河南广为流传的板头曲只有豫西南之邓州、镇平、内乡(含西峡)、淅川、新野、南召、原南阳县(今卧龙、宛城两区之大部分地区)、唐河等尚有余续。
      板头曲在南阳比较活跃。邓州市有史可考的第一代传人周四少(名及生卒不详)于清嘉庆年曾在北京作琵琶请客,返邓时曾带回《天下大同》等板头曲5首及鼓子曲“京垜子”《赶韩信》,此曲至今仍在南阳一代传唱。
      曹东扶为板头曲邓州第四代传人。其琵琶师从马万寿,人称“琵琶神指”。马万寿曾于光绪年间在县城西阁茶楼“对板头”(“对”含两个意思,一是相互印证,二是比赛)。曹东扶古筝师从徐金山,三弦师从马树章。曹东扶20岁时已名燥宛西,人称“丝弦王”,也有称“西霸天”,这些称号说明曹东扶当时的大调曲、板头曲唱奏在宛西无人能及。1934年曹东扶把丝弦筝改为钢弦筝,并开始用两年的时间和丝弦名家赵金铎、赵殿臣、王佑民等人整理了流传下来的或完整、或残缺不全的板头曲工尺谱,经过大师名家们的去伪存真、去糟留精,加工整理后,这些板头曲的音乐形象更加丰满,结构完美的有《高山流水》、《打雁》、《陈杏元和蕃》、《苏武思乡》等板头曲20余首。
      板头曲及大调曲子的活动场所,在邓州城乡比比皆是。城内的小西关、小东关、花园街等曲子茶社就有20余家。邓州的汲滩、构林、厚坡、张村四大古镇和不少小村镇,甚至农村庭院,打麦场上,乡民们在工余、农闲时唱曲子、听板头,丝弦之声,相沿已久,成为了当地民间的民风民俗重要的文化内容。
      建国前镇平有两个人气很旺的“曲子窝”,一是贾宋,二是石佛寺。单就石佛寺,曾有商行和以制作销售玉器为主的店铺110余家中,就有三弦97把,每天的茶余饭后,特别夏日之夜,处处洋溢着丝弦之声。
      这里特别要提出一位为板头曲传承做过重大贡献的邓州人杨全瑞先生(1925—1979)。他首次将板头曲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并由自己出资印刷成书,这部石印版的板头曲谱集《宛曲一隅》,为南阳的板头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先生才华横溢,吹、拉、弹、唱功底丰厚,尤其长于三弦,更酷爱大调曲子及板头曲。他1944年毕业于开封师范艺术班,1948年肄业于国立中央大学音乐系。于1950年初就任于南阳师院前身之南阳师范音乐教师,1979年任教于邓州市第一中学,同年病故。
      1943年杨全瑞在开师(时该校迁入镇平石佛寺)上学时,将他收集来的板头曲工尺谱翻译整理为简谱,收录板头曲26首,石印约百余本。为板头曲搜集、传播作出过贡献的还有唐河县太和区(今社旗县太和乡)曾任过伪区长的李柏芝,善三弦、琵琶,演奏板头曲及大调曲子的伴奏,三弦弹奏技艺娴熟,出神入化。
新野籍河大国语系教授张长弓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在南阳一带跋山涉水步行千里,寻曲觅谱。他曾于1948年成书有《鼓子曲言》、《鼓子曲存》、《鼓子曲谱》,收录有《平沙落雁》、《泣颜回》、《上楼》、《下楼》、《高山流水》、《山坡羊》、《春闺怨》等多首板头曲。他收集的弦索大曲,《劈破玉》就是经唐河李柏芝之手转录的。
      建国后的河南板头曲
      板头曲在南阳民间流行的区域,一是宛北石桥(含安皋)为中心,二是宛东以唐河(含赊店)为中心,三是宛西南以邓州(含新野、镇平、内乡、淅川)为中心。在建国后,宛东、宛北在民间板头曲的活动已不如以前,但还有余热。
       板头曲演奏活动尤以邓州最为活跃,掌握板头曲演奏技术的艺人较多,并有常年固定的活动场所。在这里要提到曹东扶先生,他是一代宗师、著名古筝表演艺术家、中州派古筝代表人物。建国后曹先生在板头曲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新的建树,做出了更加卓越的贡献。1953年初,他在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后,同年四月以他为首与邓县(今邓州市)谢克家(三弦)、何益之(筝)、姚荣之(三弦、唱)、吴宗臣(筝)和原南阳市的尹四功(洞萧),泌阳(当时属南阳专区治)王省吾(筝)等组成河南代表队,参加中南五省第一届民间歌舞汇演。曹东扶筝独奏板头曲《打雁》荣获一等奖,并接受了与会的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李佺民和中央音院声乐教师男高音歌唱家张鲁的特邀,除尹四功外,又特邀南阳师范杨全瑞(作记谱)。同年5月去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录制了板头曲16首,大调曲曲牌、唱腔50余支,后辑录成书。这是建国后由国家艺术研究部门第一次对板头曲记录成书,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1953年7月,曹东扶受开封艺师邀请,举办了“曹东扶先生音乐会”。会上演奏了板头曲《高山流水》、《闺中怨》、《打雁》等,受到全校600名师生热烈赞誉,就连一些瞧不起民乐的西洋乐教师也赞不绝口。
      1954年元月,曹东扶被聘任为河南师范专科学校体艺科任古筝、三弦、琵琶教师。1956年调任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教师,音院由于先生的到来首开了古筝专业。1962年又调入四川音院。所到之处他的第一课就是板头曲《高山流水》。可以这样说,曹先生是把河南板头曲引进国家高等音乐院校的第一人。他像蒲公英一样,走到哪里就把河南板头曲的种子撒在哪里,使之繁衍开花结果。1964年因水土不服,曹先生又回到河南省歌舞团任民乐艺术顾问;1965年回南阳举办河南省大调曲子培训班,又培养出张家英(筝)、郝承谦(琵琶)等一批既能伴奏大调曲又能演奏板头曲的优秀演奏员。
      在1998年曹东扶“百年祭”时,他的学生,原中国音协书记处书记冯光珏作了这样的评价:“曹东扶先生是20世纪我国最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东扶先生是对板头曲的提高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经他教诲的学生,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昔日的曹派弟子,许多现在都是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家及艺术团体的骨干”。
      河南板头曲的传承
      旧时,板头曲在民间以工尺谱、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它一般说来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也没有强制性的传授方式,习者靠个人爱好和志趣,师者靠观察习者从艺之灵性和学艺态度而有所为、或有所不为。也有不少习者是在板头曲演奏现场耳濡目染、旁听侧记而无师自通。然而板头曲的演奏活动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期,都会自然出现一些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他们以精湛超群的技艺、诲人不倦的艺德,传授一批人,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习俗,是一种“社会自然传承”模式。
      此外,还有家族传承形式。有两代传承:如原南阳县安皋镇,今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名中医黄天锡(1928年生),长于三弦,他的三弦演奏技术精湛超群,编著出版了大调曲子《黄天锡三弦伴奏技术》一书。收授了一批学生,曾被聘任为南阳师院音乐学院三弦客座教师,而天锡就是师从其父黄星源(1876—1958)。
      三代传承:如镇平县贾宋镇李志珍(生卒不详),善三弦,传之儿子李光龙(1920—1993),儿子又传儿子李先锋。三代相传的板头曲有《打雁》、《葡萄架》等,这三代又都是弹唱大调曲子的行家里手。
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而今已是四代相传的弦索、板头曲音乐世家,曹氏四代音乐世家在国内实属罕见,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特别对板头曲的传承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在南阳市所属县、市、区板头曲之代表人物:邓州市从清末周四少开始至“文革”前,已传至七代。第二代马腾龙(1832—1913)、第三代马万寿(1863—1939)、第四代曹东扶(1898—1970)、第五代杨全瑞(1922—1979)、第六代宋光生、第七代崔士功。卧龙区朱富庆(1918—2003),今张家华;宛城区赫吾斋(1869—1948)、今黄天锡(1928年生);镇平贾景枢(1911—1977)、今李先锋(1957年生);新野赵殿臣(1915—1981),今田爱兰;西峡李文召(1908—1998),今刘明侠(1946年生);淅川李仲甫(1908—1987),曾任湖艺三弦教授,今习谦(1945年生);内乡符宝策(生卒不详),今杨云亭;唐河李柏芝(1890—1951),今王爱华(1948年生);南召郭子久(1890—1962),今和祥云(1941年生);社旗吴太禹(1862—1942),今宋万荣(1944年生);方城宋芳洲(1941—1976)。
      板头曲传承的“忧”和“喜”
      板头曲,由于在省内其它地区早已销声匿迹,所以而今被人们称为南阳板头曲。在民间目前仅有南阳市辖的邓州、内乡、淅川、镇平、卧龙区之石桥,以及南阳市区内尚有板头曲的演奏活动。而能组成筝、三弦、琵琶等弦索演奏班子的,只有邓州(以宋广生为首)和市区(以黄天锡为首)的两个班子,其它地方大都是单乐器演奏。有的需看谱演奏。再者演奏板头曲的乐手亦趋于老化,后继乏人,这样的现状非常今人担忧。
     可喜的是,当前在我国音乐院校的本科教材《乐中学》中,有专门的篇章论述河南板头曲,而板头曲《闺中怨》、《高山流水》、《上楼》、《下楼》以及曹东扶创作的筝曲《闹元宵》等,已列入高等音乐专业《中国器乐表演教学大纲》的古筝曲中。此外还有《和番》、《落院》、《思乡》、《打雁》、《萧妃舞》板头曲目,已在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作为古筝教学内容。
      老一代板头曲传承代表人物魏子献、曹东扶、王省吾、曹正等,已为后人作出了光辉榜样,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们的学生大都成为教授、专家。这样一代传一代,若从1949年算起而今已传至第四代。如今河南板头曲的流传,不只局限于南阳,而是全省乃至外省市、区,更可喜的是:板头曲已走出国门,流向世界。
      除了大专音乐院校教授三弦、古筝、琵琶等弦索、板头曲之外,在改革开放之后,在省内不少市、区,特别是南阳地区逐渐兴起个人和团体举办的古筝、琵琶、三弦等各类各种器乐班。南阳市区内曾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已有三弦、古筝、琵琶学习班30余处,学员大都是青少年学生为主,其教学大都以板头曲作为一项内容,这些乐器班的办班时间长短不等。以邓州为例,国家级板头曲传人宋光生先生的古筝教学班,被称为宋氏古筝班,已办了30年。他帮儿子宋涛在家办班,女儿宋珂在南阳办班,他侄子宋飞把班办到了海口市。光生先生除帮儿子教学外,曾先后在海口、湛江、上海、昆山、襄樊、南阳市区等地举办古筝、板头曲教学辅导,宋氏古筝弟子已逾两千人,遍及省内外,很多优秀学生已经取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有的已成为艺术团体骨干,有的则又成为古筝传人。若将各县、市、区加起来就单参加古筝、琵琶、三弦学习的约在七千人次以上。无论这些青少年是怀着升学、就业或是提高艺术修养的各种目的从师学艺,但效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板头曲的传承后继有人,而且是这么大批的,又多是受到中、高等音乐教育的传人。这一批批后人,在若干年之后,会有一大批人,回到基层、回到民间,到那时,民间就有了一批具有高等音乐素质的板头曲传人,板头曲演奏活动将会超过任何历史时期的繁荣和昌盛。板头曲不会消亡,将会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而流传万代。
       河南板头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音乐,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无形资产。2006年月6,板头曲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1月20日,邓州市宋光生被宣布为国家级板头曲传人。这是国家对板头曲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板头曲的传承与保护,首先是保护。除了搜集、整理、演奏、研究、传承、传播等动态保护外,还要采取措施,实施静态保护,如文献保护、文物保护、音像资料保护等,如有条件可建立板头曲资料库(馆)。开发排练一些特色曲目,加强艺术表现手段,引人视听,并争取新闻媒体对板头曲开辟专栏、举办讲座、展播等手段扩大宣传效应。
      最后引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温家宝同志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要保护非文化物质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上一篇:浅谈安阳四股弦
下一篇:民间剪纸艺术大师袁升科:剪纸艺术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