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通告

活动通告
活动通告
河南各地冬至日举办民俗活动庆贺“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时间:2016-12-24 浏览:93

河南各地冬至日举办民俗活动庆贺“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时间:2016-12-22

来源:省文化厅非遗处

 

 

 

 

 


  今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登封市和内乡县参与了联合申报,登封观星台和内乡“打春牛”成为“二十四节气”申报的重要支撑点。
  大棚高搭,十口大锅,白生生的扁食(饺子)下进去,在攒动的人头中腾起滚滚白雾。12月21日是冬至日,在世界文化遗产元代观星台所在地登封市告成镇,群众自发组织“扁食宴”、测日影等民俗展示主题活动,在岁末年初讨好运,并借此庆祝“二十四节气”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功。
  21日上午,登封“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主题文化活动在告成镇观星台景区启动。8支民间文艺团体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群众祭拜周公,颂读“二十四节气”歌等活动依次展开。将近午时,一直飘着零星冬雨的天空突然露出太阳,十余名天文爱好者采用元代观天之法,顺利利用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现场测日影定准冬至节令。经测定,观星台文管所所长安丽宣布,冬至日观星台横梁太阳高度角32度9分44秒,影长15.6332米,告城正午时间是北京时间12点25分28秒。一系列活动展示了当地继承和弘扬节气文化深厚的民间基础。
  21日中午,“扁食宴”在观星台前广场西侧美食城开宴,众多群众现场品享具有登封地方特色的扁食。《登封市志》记载,冬至日,登封民间普遍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语讲“冬至疙瘩(饺子)夏至面(面条)”,民间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冬天不冻耳朵,所以冬至这天无论贫富贵贱都忙着包饺子吃。
  按照文化部统一安排,中国农业博物馆、登封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二十四节气”保护和传承座谈会。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农业博物馆和省文化厅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登封市冬至日主题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冬至日到内乡县衙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非遗展厅,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尤其是冬至的相关民俗和习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源于商末周初,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式颁布于西汉初期,包含了人们对四季变化转换规律的总结,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观星台位于登封,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天文台之一。它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郭守敬通过实地测验,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测定出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确时刻,实行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阳气送冬走,春打六九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标志着一年农耕开始,“打春牛”便是内乡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的政务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直到现在,内乡县每年立春时还要举行大规模的“打春牛”活动。




上一篇:中原民间手艺人的大家长倪宝诚先生带队黄帝故里拜祖并集体展演
下一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