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雨水、霜降等‘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一些民间节日习俗也与这些节气相关,成为社区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二十四节气”入选评语
本报讯(记者温小娟)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厅获悉,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在“二十四节气”申报联合国非遗项目过程中,河南积极参与了申报工作,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作为“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成员,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开展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体系得以存续。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③7
相关链接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的非遗名录
◎阿富汗等十二个国家共有的庆祝新年的习俗
◎孟加拉国:庆祝PahelaBaishakh(新年)的MangalShobhajatra节习俗
◎比利时:比利时啤酒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古巴:古巴伦巴及与之相关的音乐、舞蹈节和一切活动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