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送上元夜,先人或可闻?——记豫南地区流传600年的送灯民俗 |
时间:2015-04-05 浏览:96 |
豫南地区的正月十五是祭奠逝去的祖辈先人的节日,类似于清明节。在豫南地区人们的心中,元宵节甚至比春节还重要。每年这一天,当地的人们无论身居何处,都会风雨无阻地赶回老家,中午早早吃罢团圆饭,从傍晚持续到深夜,全家出动为祖坟“送灯”。 这一天,人们要准备灯、烟花爆竹和火纸等送灯所必备的用具。要送的灯包括三个部分:灯裤(即灯罩)、竹签(即灯骨)和蜡烛。传统的灯裤是用各色彩纸粘制而成,以便防风和映彩。颜色常见的有白色、黄色、绿色、紫色、淡红色等等。这些灯罩的颜色有严格规定:死者去世的第一年送白灯,第二年送黄或紫颜色的灯,第三年以后送红、绿、粉颜色的灯。灯签是用竹子削制而成,至于蜡烛和火纸则是提前买好的,有老一辈的人也会提前将上坟用的火纸稍事折叠,既美观又易于焚化。这些活计一般都会在午饭后陆续做好。 从傍晚开始,乡间的小路上挤满送灯的队伍。一般由家族长者领路,家里年轻人、孩子们成群结队向祖坟行进。到坟场后会首先在坟头上压坟头纸,然后在碑前空地整齐地插上一排竹签,三至四支竹签一组,围成三角或四角形状,在中间栽上一支蜡烛并点燃,随即罩上灯裤。灯的数量要严格按照男丁多少配置,像那种大家族的公墓,由于墓主所繁衍的门房子嗣众多,坟前灯罩多至数排、十数排,有的达几十盏上百盏乃至更多。天快黑时,墓前便辉映出一盏盏、一串串、一片片五颜六色的灯光,像天上的繁星,璀璨夺目。人们接着会焚化火纸,燃放鞭炮和礼花。近年来,在城镇里流行的许愿灯也悄然加入了这一传统风俗行列。接下来,大人小孩们会在坟前磕头祷祝,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发财等等。此外,长辈们还会对晚辈尤其是孩子们一一介绍墓主先人的往事。应该说,这是一种口述的家族史,是一部在那一夜每个后人都要翻阅的家谱。乡土社会的家族情感与谱系脉络就是这样被一代代完整地接续下来的。 正月十五送灯是很有讲究的,这天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这项风俗还有一些特别的禁忌,如出门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那种娘家出现辍薪绝嗣的情况,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不过,也有一种例外,如娘家人有亲近长辈故去,嫁出去的女儿可以提前去为逝者去世后的第一个正月十五,又称头年送一盏灯,俗称送“客灯”。除了要插灯罩、烧纸钱、放鞭炮外,一般还会在坟头挂上一盏红灯笼,不过送完“客灯”后,就要匆匆赶回婆家去了,不能再在娘家逗留。但媳妇是可以送灯的,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了。以前送灯后,还有“守灯”一说,即在坟前一直等待灯罩里的蜡烛燃尽,才会离开坟头。这既表达了后辈的虔敬,也可防止蜡烛中途熄灭或引发火灾。 此外,人们在送完祖坟的灯回到家后,还会送上一些特别的灯。如水塘灯:送水神一盏,保佑洗衣服的人和玩耍的小孩子不要溺水;路边灯:送给路神一盏,保佑行路的老人和孩子不要摔伤;土地庙灯:送给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一盏,保佑风调雨顺。此外,还有菜园、水井、田地、猪圈等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点上一盏灯,这既是感恩各路神祇上一年来的护佑,也是祈求下一年的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路口送的孤灯。据说,这是送给那些因已绝嗣无法享受后人香火的孤魂野鬼,人们因不忍看到他们坟头的冷清,故代替其后人表达怀念之意。这里既有希望自己的家庭后继有人、香火绵延的个人宗族情结,也有超越了一家一姓的同情与关怀。 关于上坟送灯风俗的形成年代,按照当地的民间传说与乡邦县志记载推定,距今已有600余年。虽然历史久远,这一习俗也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巨大变迁而被后人遗忘。原因大概就在于农村社会结构和乡土人情受到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不少人纷纷感叹心灵与步履漂泊无根,无所归依,从而回望优秀的民俗传统,试图在那里找回遗忘已久的珍贵记忆与慰藉。 上一篇:开封盘鼓:从北宋延续至今的传奇(组图) 下一篇:如何传承、怎样创新 中原传统美术面临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