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风筝 |
时间:2015-04-05 浏览:296 |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赐筝的生动景象。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艺人,被称为“赶趁人”。 开封风筝历史久远,民间艺人制作的鹰、鹤、燕、蝶、蝉、鱼、蜻蜓、龙头、蜈蚣等,属风筝中的上品。汴梁风筝以龙亭风筝最有名气, 开封风筝大体可分为6类: 硬翅类风筝:如大脚燕、蝉、马褂等; 软翅类风筝:如鹰、蝴蝶、燕子、凤凰等; 串类风筝:如串雁、串企鹅、龙头蜈蚣等; 桶形类风筝(或称立体风筝):如宫灯、火箭; 板子类风筝:如七星、八卦等。 此外还有无骨架类风筝。 汴梁风筝品种多,扎工精细,惟妙惟肖,花样百出,巧夺天工。张明、薛文艺创作的“巨龙飞腾”大型风筝长200余米,头部重20千克,腾空后,气势恢宏,动人心魄。近年开封又开发出精美的微型风筝,娇小精美,可放于掌上,令人爱不释手,可收藏,有的还可放飞。 上一篇:洛阳宫灯 下一篇:麦秆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