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传承 >> 传承人
传承人
烙画——赵志江
时间:2017-01-08 浏览:353

152004511408_630x0.jpg

                                              赵志江正在葫芦上烙画 


    “葫芦烙画不同于一般绘画作品,一笔画错,整幅作品就毁了。”44岁的淇县居民赵志江自学烙画,用一双巧手、一支“铁笔”,在一枚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上勾勒出一幅幅画作: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虫鱼鸟兽、不怒自威的神仙佛陀、虚无缥缈的深山楼阁……12月14日,记者走进了赵志江的工作室。


“惊艳一瞥”后自学葫芦烙画


   “我与烙画结缘只因为那一瞥。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儿,对绘画作品格外留心。之前我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艺术家在葫芦上作画的新闻报道,当时并没有看明白艺术家是怎么画的。”赵志江说,他只记得那位艺术家用一件工具将图案画在了葫芦上,他觉得很新颖也很漂亮,就对这种绘画方式上了心。


   后来,赵志江又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关于烙画艺术的宣传片,从此他就对这种艺术形式着了迷。“虽然那部宣传片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我一直忘不了它带给我的震撼,烙画实在是太美了。”赵志江说。


   那段时间他经常上网查看烙画作品,并自学烙画。“烙画真是太漂亮、太有意思了,我一点儿都没犹豫就花大价钱买了一台电烙铁,在家自己捣鼓起来。”赵志江说,一开始学烙画很不容易,因为葫芦是圆的,不好画底图,而且电烙铁不同于笔,很难把控,“烙画不允许出差错,只要一失误葫芦就会被烙坏,为了学烙画我可没少烙坏葫芦。”


   学会烙画后,赵志江一直想拿着他创作的葫芦烙画出去显摆显摆,又害怕自己的水平不行被人笑话。“有心想让人看看又怕碰到行家,被人笑话。最后我决定带着自己的作品到集市上卖卖看。”赵志江说。


   第一次去集市卖葫芦烙画的时候,赵志江的心中忐忑不安,“卖不卖得出去倒无所谓,要是被人笑话了我可就真没信心继续创作了。”赵志江说,令他没想到的是,一位我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会员看到他的葫芦烙画后,对他的技艺大加赞赏,并邀请他加入了县、市两级的民间艺术家协会。同年,赵志江又加入了我省民间艺术家协会。


   一年之内加入三级民间艺术家协会让赵志江兴奋不已,他如饥似渴地与其他民间艺术家交流,学到了很多知识,创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发现我的眼界实在太窄,这样很难进步。很多老师推荐我多看展会,这样能帮我更快地提升。”赵志江说。


展会上“偷师”


   自此,赵志江经常请假,带着他的葫芦烙画作品前往郑州、苏州、石家庄等地参加各类展会,其间他从许多烙画大师手中“偷学”到了许多技艺。


   大型展会中不乏烙画高手,赵志江总能把握住这些难得的机会,向烙画高手请教自己创作烙画时遇到的问题。“有些人会为我解答一些问题,但多数人都不会帮助我,因为烙画技艺大多都是家传的。”赵志江说,他常扮作游客站在烙画高手身后观察他们的作画过程,学到了很多创作方法。“外人看不出来啥名堂,可是同行一看就明白了。”赵志江说。


辞掉工作专心创作


   随着频繁地参加各种展会,赵志江逐渐意识到自己要在深爱的烙画创作和正在从事的工作之间进行选择,“我每次去外地参加展会都需要请假,这让我无法继续在单位工作。”


   赵志江将辞职的想法告诉家人后,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但他还是在2014年辞了职。“既然选择了烙画创作这条路,我就要坚持走下去。”赵志江说。


   虽然家人不支持赵志江搞创作,但是许多朋友坚信赵志江能在这条路上获得成功。为了帮助赵志江,许多朋友自发在自家院子里种葫芦,结的葫芦都送给了赵志江。朋友的支持让赵志江很感动,他从事烙画创作的决心更坚定了。


最大梦想是办个人作品展


   赵志江介绍,他的“出山作品”是一个以鬼谷子为题材的葫芦烙画。“虽然我什么题材的烙画都创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画咱鹤壁的人文风貌。这类作品有很多人喜欢,是我作品中的抢手货。”


   第三届中原(鹤壁)文博会期间,赵志江刚刚创作出一个以鬼谷子为题材的葫芦烙画,就被一位外地客商看中后买走了。这件事坚定了赵志江以本地文化为题材创作葫芦烙画的信心。“现在我正在创作一套以本地文化为题材的系列作品,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咱们鹤壁,了解烙画这门艺术。”赵志江说。


   采访结束时,赵志江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家乡举办个人作品展,“我想让家乡的朋友了解烙画,看看咱的‘铁笔艺术’。”




上一篇:左丘叶雕——刘政
下一篇:金属浮雕传承人刘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