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守旧与革新 |
时间:2016-08-24 浏览:71 |
文化部领导参观“非遗进清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试点成果汇报展”(作者供图) 在过去十余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和快速的社会变迁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面临重重困难,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与国家的重视、专家的倡导、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奉献和传承人的坚守密不可分。正是这种上下协力,为非遗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和舆论环境。不仅如此,政府职能部门还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将非遗保护提升到了立法保护的高度。[1]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文化内需的显著增长,“非遗”作为承载民族记忆的活态文化资源,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心,开始从普查、申报、抢救、记录和补助,转向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扶持、孵化和协同创新。王文章先生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念,针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遗门类,通过恢复和促进生产的方式实施积极有效的保护。[2] 2015年以来,文化部启动的针对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以及正在起草中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均采取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振兴方式,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增强文化认同,创造当代价值。 2016年加入“研培计划”的高校有57所,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使10万非遗传承人群受惠。文化部通过采用“传承人群”这一更宽泛的认定方式,扩大了非遗传承主体的基数,将年轻一代传承人和普通从业者纳入非遗保护视野;同时也通过与众多高校和社会机构合作,扩大了非遗保护主体的数量。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的非遗保护将呈现更为多元、更富于生机的局面。随着“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推进,在此过程中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和社会广泛认同的非遗项目,有可能强大到不再需要任何保护和救助,而这正是非遗保护的终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将获得重振的机会,已经发展得不错的品种将更上一层楼,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带来传统文化的大面积复兴。 历史地来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上,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传统造物技艺不仅盛极一时,而且领先于全球。只是在遭遇现代工业生产后,传统的造物方式才逐渐衰落,并最终沦入到被保护、被抢救的境地。就此而论,非遗保护需明察古今之变,具备开阔的历史视野,放眼过去与未来,而不是局限于当下所见的、支离破碎或奄奄一息的“原生态”,才能更好地理解非遗保护的时代使命。在未来五年到十年期间,非遗保护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破除旧的观念以适应新的实践形式,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 上一篇:开封市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会举行 下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